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4-21 01:53:07
作者:学乐君
来源:亲子学乐(ID:kidsfund)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梅学堂主播夜阑朗读音频
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这会是一场持久战。
那时候,人们以为这是一场可以速战速决的歼灭战,像非典一样,几个月解决战斗,然后该干啥干啥。
可等到时间来到2022年,人们不得不承认当初的判断实在过于乐观。
眼下,疫情仍在全国多点爆发,尤以上海最甚,3月1日至今,累计本土感染者已超30万例。
关于魔都的百姓生活,更是每天一个破防热搜:
有人定闹钟抢菜都抢不到,哭诉连面包、馒头等保障基本生活的物品都没法满足。
有家长因为刚刚一两岁的孩子被单独隔离而心急如焚,四处询问“有没有快速被感染的方法”。
有不幸感染病毒的主人被隔离之后,刚拜托居委照顾自家的宠物,小小的柯基就被拖到路边当街扑杀。
关于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不可否认,疫情当中,诞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逆行者故事,但同时也有不少人,经历了生活中的至暗时刻。
而在最难的那群人当中,除了上述所提到的个案,更多的则是如我们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老年夫妻们”。
我们一方面要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督促打疫苗做核酸;
一方面要为孩子们做好网课准备,还要担心自己的生计会不会受影响。
我们该怎么办?我们能怎么办?在这被疫情暂停下来的恐慌之中,我们可以趁机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了。
身在北京的宋先生,已经在一间咖啡店“假装上班”两个月了。
他原是一家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工程管理,但在疫情和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给出了二选一的题目:
停职停薪,只发最低工资;还是自行离职,拿N+1补偿。
只有最低工资的话,连房贷都不够,更不用说家庭的其他开支了。于是在左思右想之后,宋先生选择了后者。
被裁员之前,宋先生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妻子是全职妈妈。那时候,他的固定工资加上证件挂靠的收入,每年有四五十万的总收入。
但被裁员之后,他只剩下证件挂靠的收入,这份收入其实并不合法,钱也不太多。
但现在,它却成了救命的稻草,同时也是忧虑的来源,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份收入也会被切断。
失业的宋先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妻子,因为妻子在半个月前刚查出怀了二胎,孕期需要保持情绪稳定。
目前,家庭日常开销和孩子的教育费用,每年少说也得十来万,房贷还有小二十万,等老二出生后,又需要一笔不菲的开销。
因此,他只想赶快找到新的出路,尽量缩短待业期,而他的选择并不多:
要么换一家房地产公司找份同类的工作;要么自己创业单干;要么转行,找个养家糊口的工作干着。
但每一个选择,都不容易:
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其他家也在裁员;创业的风险巨大,可能连现有的积蓄也会赔进去;而转行,对于一个中年人来说又何尝容易?
现在,他最大的担心还是在于房子,毕竟这是自己前半生挣下的唯一资产,是全家人的港湾。
但他也知道,一旦还不起房贷,房子很可能就会被银行收走拍卖,多年的辛苦,终落得钱房两空。
就在近两年,法拍房的数量已经从2019年的50万套增长至170多万套,这个可能性随时会降临到很多人的头上。
宋先生工作这些年,好歹有些积蓄,也算有一技之长,能撑些日子,但有着两个孩子的刘先生,就更加绝望了。
刘先生结婚的时候没有婚房,妻子也嫁给了他。
在大宝三岁、媳妇怀二胎的时候,刘先生觉得自己应该拼一把,给家人一个安稳的家。
为此,他拿出所有积蓄、又借钱凑够了30多万做首付,在沈阳买了套98平米的三居室,月供5000多元。
当时的刘先生,对于房贷是有信心的,他算了自家的收入账:
他是一家三星级酒店的带班大堂经理,月薪5500元;妻子是另一家酒店的保洁员,月薪4000元;除此之外,他还开叉车,在快递站点做兼职补贴家用,一个月也有几千块。全家收入,每个月有1万多,房贷只占月收入的一小半,完全可以承受。
可谁也没想到,刚刚幸福两年,疫情一来,酒店行业首当其冲。
2020年,妻子被裁员,接着,他所在的酒店也停业了。
为了不被裁员,他每天都第一个到酒店、最后一个走,努力表现自己,任劳任怨不提要求,但最终,也未能扭转必然到来的命运。
没有了主业的刘先生,只能开始拼命打零工,做更多的“兼职”。
但过于努力和着急的刘先生,在开叉车的时候不幸翻车,腿骨骨折,只得在家休养。
没了收入,还要支付医药费,房贷又不能停,刘先生只得开始刷信用卡,“以贷养贷”苦苦支撑。
即便如此,他的房贷还是开始逾期,并收到了银行起诉的传票。
家里的父母知道后,赶来帮他们夫妻俩带孩子,年迈的妈妈还偷偷接了个扫大街的临时活儿。
有一天,刘先生偶然在街上看到了正在扫地的妈妈。
失业、骨折、传票……一直坚忍的刘先生,在看到妈妈弓着身子扫大街的那一刻,嚎啕大哭起来。
他觉得自己太失败了,努力半生,仍不能让父母安享晚年,仍不能给妻子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于是,当法院要拍卖他的房子时,刘先生心里竟已没了太多感伤,甚至想着:
“拍吧拍吧,赶紧拍吧,让这一切赶紧结束吧!”
当初价值110万的房子,只拍到了82万。首付、还贷,再算上律师费、评估费等,他倒赔进去30多万。
疫情可以暂停一座城,但无法叫停房贷、车贷和生活、教育开支。
就像倪萍在自己的书中所写:
“好事来了它预先还打个招呼,不好的事咣当一下就砸你头上了,从来不会提前通知你!”
倪萍在书中还写过另一句话:
“别在黑夜里耗着,把神儿都耗尽了,天亮就没劲儿了。”
持久战的疫情之下,我们都处于这黑夜里,每个人都觉得身心俱疲。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有一段时间内,我们会与疫情拉锯、抗争、互相折磨。
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次疫情不会过去。
随着疫苗的接种和病毒的变异,我们肯定可以战胜它。
总有一天,新冠疫情会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个名词解释,而我们,都是这次历史大事件的见证者。
而每一次史书级别的大灾难之后,都会有一场相对的繁荣,无论是经济还是社会,都会因为这种磨砺而更加健康茁壮。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别把自己的心神都耗在无谓的黑夜里,等到天亮之时,才有更多的精气神去迎接光明。
在至暗时刻里,我们需要更精细地盘算自己的钱包,筑牢家庭的经济基础;
同时把更多精力用于让自己和家人变得更好(包括身体与精神),赢得远期的回报。
1、反脆弱
反脆弱这个概念在近几年如此受欢迎,就是因为它非常契合这个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时代。
近一两年里,我们的脆弱感更容易被激发,因为某一条未必完全真实的新闻,就气血上涌或感动落泪。
但也因为这些打脸的事件经常出现,反而锻炼出了很多人的辨别能力。
疫情中,我们也应如此,锻炼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如同《反脆弱》中说:
风会熄灭蜡烛,也能使火越烧越旺。
2、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凭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会凭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而要想拓宽眼界,一定要多阅读、多学习、多思考。
著名作家赫尔曼·黑塞说:
“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它可以轻易地将每一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甚至碾作尘土,且不偿命。”
时代的车轮是可以碾压一切,但你若能上了车,就可以被带着跑起来。
《后疫情时代》纪录片,记录了一个直播村的兴起。
疫情导致实体店生意锐减,但这里有一群人,靠着直播重新崛起,不但弥补了之前的亏空,还占领了一个新市场。
疫情之下,每个人的生活都多了很多被暂停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既可以刷手机度日,也可以利用这些机会充实自己,思考人生得失。
等“闭关修炼”结束之时,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功力大增。
希望我们都做那个功力大增的人。
学直播、学技能、学读书、学做饭、学如何陪孩子做作业……
我们的身后,有着依靠着我们的家人,有爸妈、有爱人、有孩子……他们都值得我们为之努力进步。
从未有人许诺过我们,人生一定顺风顺水。
更不可能有救世主站出来,拯救苍生于水火。
真正能打赢抗疫战争的,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