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16 22:00:02
充实中高层是B站近两年在组织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文|高洪浩
制图|实习生江自牧
编辑|管艺雯
B站的成长似乎在一夜之间。2018年,这家弹幕视频网站在上市时市值仅为32亿美元;不到三年时间,它的市值翻了接近十倍,一度突破300亿美元。与此同时,B站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在线社区之一。
业务的快速成长推动了人员规模的扩大。2014年,董事长兼CEO陈睿加入B站时,这家公司只有30人;三年前,B站的总员工数是3033人;截止至2020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了8646人。
《晚点LatePost》通过多方采访,整理了B站最新的组织架构。董事长兼CEO陈睿、副董事长兼首席运营官(COO)李旎与首席财务官(CFO)樊欣是B站最主要高管,其下还有23位核心业务负责人。他们组成了B站的核心团队。
过去一年,B站内外都面临很大挑战——这和其前十年安稳的发展环境截然不同。
字节跳动虎视眈眈,企图抢占B站的市场。2020年,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对B站发起冲击,高调挖走巫师财经等知名的UP主,“一向安逸的B站进入了准战时状态。”一位B站业务负责人士告诉《晚点LatePost》,“每个月至少要封掉几十个对手来挖墙脚的账号,对手会把几乎所有的UP主都私信一遍。”
但就产品本身而言,B站作为社区,有着较高的壁垒——根据官方提供的数字,B站十年用户留存率达60%。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瓜视频和B站的差距正在加大,前者的日活跃用户数在走低。
根据陈睿的判断,B站要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变大,而变大的方式就是增长、破圈,但这要求B站有更强的组织能力。
2019年起,B站开始搭建职级和晋升体系。2020年后,B站进行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有3位业务负责人升任为副总裁,另有3人被引入B站成为业务负责人并担任副总裁——在此以前,B站仅有2位副总裁。
截至发稿,B站股价为64.33美元,总市值达247.26亿美元。
3位核心高管
2009年,20岁的徐逸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创立了B站。5年后,他邀请B站的天使投资人陈睿加入公司并担任总裁兼CEO,此后便渐淡出公司管理一线。
B站的最高决策者是董事长兼CEO陈睿。他是B站第一大股东,拥有14.2%的股份与44.6%的投票权。
陈睿1978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加入B站前,他是金山软件与猎豹移动的联合创始人。2014年,陈睿放弃猎豹移动上亿期权加入B站时,这家公司一共只有30名员工。
随后的7年时间里,陈睿先后为B站申请网络视听资质证照、布局内容版权、建立游戏发行业务,通过“合法化”、“正版化”、“商业化”三条路径解决了B站的生存问题;2018年,B站成功在美国上市;2019年起,B站开始“破圈”和实行增长战略。
陈睿曾因开启站内商业化而遭到用户激烈反对,最终他公开道歉并承诺B站永不添加贴片广告。为了保证社区的独特调性,B站曾对想成为会员的用户设置了高难度的考试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B站几乎不做用户增长。
陈睿习惯熬夜,上午睡觉。他的工作时间一般都从下午开始,直至深夜。这间接也导致许多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时间要尽量和CEO保持一致。
不急躁、有耐性、能够抑制组织对于增长和速度的渴望——用这样的衡量标准,似乎没人比陈睿更适合做B站CEO。“他为B站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设定好平台的规则和门槛后,不再干预用户,只做好服务。”一位熟悉B站的投资人告诉《晚点LatePost》。
“你要明白增长的残酷性,同时你要抑制自己内心对增长的渴望;把自己当一个普通用户,明白自己不能接受的东西,就不要给用户。”陈睿在2019年接受《晚点LatePost》采访时说。
陈睿之下,B站的核心管理层还包括副董事长兼COO李旎与CFO樊欣两位高管。
1986年出生的李旎在陈睿邀请下,于2014年11月加入B站并担任首席运营官。她曾在2012年至2014年负责猎豹移动的人力资源业务。
作为B站商业化与内容业务的核心掌舵者,李旎一手搭建起了B站自制内容体系。经由她引进的《风犬少年的天空》是B站进入自制影视领域的重要作品,开播两周后获得上亿的播放次数。
同时,在李旎的主导下,B站的公司治理自2018年变得更为体系化,比如搭建职级体系、强调末位淘汰制度。
樊欣在2016年4月加入B站担任财务副总裁,一年后升任为首席财务官。此前,他曾先后在毕马威华振和网易共工作了13年。樊欣也是老虎证券和跟谁学的独立董事。
一位头部互联网公司业务主管评价B站的投资者关系(IR)极佳,IR团队由樊欣负责,他们善于与投资人保持高频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有一个奖叫‘中国好IR’,B站年年都能拿。”上述人士说。
互联网大公司多采用集体决策制,比如阿里的合伙人、腾讯的总裁办、美团的S-team。但B站的决策权仍集中在陈睿与李旎身上。
比如,在直播业务负责人王宇阳加入B站以前,陈睿是直播事业部直接负责人;目前陈睿仍然是B站主站产品部的直接负责人,而李旎则是商业化部门的第一负责人。
组织能力是外界对B站未来能否继续向上发展最关注的点。
“陈睿知道自己在扛着B站走,如果有一天他倒了公司也就倒了。”一位接近陈睿的投资人对《晚点LatePost》说。
陈睿大学毕业就进入了金山软件并一路升至核心管理者,他也承袭了时任金山总裁雷军的一些特质,比如关注细节、事必躬亲。凡事都自己来,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尤其对于CEO而言,需要更专注在重要的事上而不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上。
两年内提拔与引入六位副总裁
组建公司的中高层队伍成为B站近两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和快手一样,经历了几年高速发展后,B站也正在有意识地解决组织管理问题,让组织跟上业务发展。
目前在B站一众业务里,除了主站产品与商业化两大业务仍分别由陈睿和李旎直接带领,其余业务均已配备一级负责人。
集团层面,COO李旎与CFO樊欣均向陈睿汇报。各个职能部门中,人力资源部负责人Bob直接向陈睿汇报;市场、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杨亮,法务部负责人Spring向李旎汇报。
据《晚点LatePost》统计,在核心业务上,陈睿和李旎均领导超过10位业务负责人,数量与向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和字节跳动前全球CEO张一鸣直接汇报的高管人数相当。
陈睿与李旎分工明确:陈睿主要聚焦在主站、直播、游戏和技术;李旎则主管商业化、投资并购、电商以及包括OGV(OccupationallyGeneratedVideo,专业生产内容)、综艺制作、版权合作、衍生品等在内的内容业务。
向陈睿汇报的核心业务负责人有12位,他们涉及直播业务、主站产品、主站运营、内容安全、视频云技术部、游戏业务、漫画事业部、电竞公司、猫耳FM、人工智能技术部与用户增长部。
向李旎汇报的核心业务负责人有13位,他们涉及主站商业中心的运营中心、主站商业中心营销中心、主站商业中心商业技术部、多屏产品、版权合作中心与投资并购部、OGV事业部、电商事业部、纪录片制作中心、综艺制作中心、文化事业部、日本分社、衍生品事业部与商务中心与采购中心。
在这23位业务负责人中(有两人同时向陈睿和李旎汇报),有8位同时担任公司副总裁,其中3位是在2020年后从内部升任、3位是在2020年后从外部引进,只有游戏业务负责人张峰和漫画业务负责人丁黎是在2020年以前便担任副总裁一职。
第一位从内部升任的副总裁是电商事业部的负责人王欣磊。他此前曾在腾讯、Google、1号店任职;2014年加入百度负责百度糯米产品与运营部门;2017年加入B站后担任开放平台总经理,负责包括电商、票务在内的业务。
第二位是版权合作与投资并购负责人张圣晏,他同时也是动画制作中心与绘梦公司负责人。2015年他在加入B站后开始负责版权合作业务。
第三位是杨亮,加入B站后他担任市场和公关业务负责人。2020年,他主导的两场市场活动——跨年晚会与致敬五四青年节的视频《后浪》颇为成功。他策划的综艺节目《说唱新世代》在站内播放总量累计超过6.1亿。因此,除了市场公关、企业社会责任两大业务外,他从2021年起还担任B站综艺制作中心负责人。
2020年开始,B站空降多位副总裁。
年初,张振栋加入B站成为副总裁兼商业营销中心负责人。他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曾在2009年创立国内最大的安卓市场联盟UUCUN并于2013年被百度收购;2015年张振栋创立自营跨境电商品牌波罗蜜;2020年初波罗蜜被B站收购。
同年4月,刘斌新加入B站任副总裁与商业运营中心负责人,主管商业广告。此前,他在百度工作八年,曾任百度凤巢副总监,负责搜索广告;2017年起,他在奇虎360担任总裁助理,整体负责360商业化产品、技术相关工作。
卢梵溪是最新加入B站的一位高管。作为影视行业资深的制片人与导演,他在B站担任纪录片制作中心与自制剧中心负责人。卢梵溪曾在2009年加入优酷并任优酷土豆集团副总裁、优酷出品总制片人;2010年,他发起并监制了总点击量逾1.7亿次的《老男孩》微电影;离职优酷后,卢梵溪创立了电影厂牌兔子洞文化。
作为一家年轻人聚集的互联网社区平台,B站也拥有三位90后核心业务负责人,他们分别是副总裁张圣晏、文化事业部负责人柴轩鸿与游戏内容部兼直播中心总经理王宇阳。
直播业务的重要性在上升
B站的管理结构反映主站产品部与商业中心两个部门的重要性,但主站无法激进增长、商业化限制更多,B站必须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过去B站的商业化靠游戏承担,但游戏是一项研发时间长,且依赖爆款的业务,营收不稳定。从2019年起,直播被B站定为了最为重点发展的业务。这一年年底,B站签下主播冯提莫、引入更为专业的原大鹅文化CEO王宇阳负责直播事业部。
王宇阳今年只有29岁,是B站最年轻的业务负责人,他此前创办的大鹅文化主要围绕电竞经纪业务,涵盖主播发掘、培养、包装、后续推广与商业服务。在2020年加入B站后他成为直播事业部负责人,向陈睿汇报。
直播在内的增值服务成为B站第一大收入来源。根据其2020年财报,直播在内的增值服务收入达15亿元,在营收中占比38%,成为B站的第一大业务。
虽然直播业务增长很快,但它的规模相较抖音和快手两个短视频平台仍有差距,后两者的直播日活跃用户数均已破亿。
B站最早通过引入MCN机构、与素人主播签约开展直播业务。2020年开始,B站开始进行站内转化,推动平台上的UP主进行直播。
“他们有表达能力,也有天然的粉丝基础,直播可以更快起量。”一位B站产品人士告诉《晚点LatePost》,为了鼓励UP主直播,B站给出开屏广告这种最高级别的推广资源,而在过去,只有S级项目有此待遇。
目前这个策略进展并不快。上述产品人士称,UP主倾向于不要频繁在直播间露脸,他们认为这是对品牌的一种消耗。“在视频里你可以扮演成一位有趣有深度的人,但在直播间里,你更像你自己。”
《晚点LatePost》了解到,从2020年起,B站将游戏直播和游戏短视频从原本的直播事业部与产品部分拆给了游戏业务,形成合力。
如今,每月有2.37亿用户活跃在B站,还有6270万用户每天花81分钟浏览B站。陈睿曾说,他不想当kingoftheworld,只想建好社区,与好朋友相处,收获快乐。
B站创立于2009年,今天已经12岁。从发展曲线上看,它还远没有步入中年。今天一切因为“大”、“快”而带来的烦恼,只不过是成长的烦恼。
「大公司最有权力的人」系列公众公司(PublicCompany)在过去一百多年里都是全球经济的先锋。它们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在城市间编织航线,将超市、电视、智能手机带入每一个人的生活。普通人也有机会购入它们的股票,为企业提供发展资本、分享造富机器的红利。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后,企业经营往往走向成熟,商业运作相对公开透明。大小科技巨头是这一商业组织形态里最新、也最有影响力的成员。但这些白热竞争的幸存者往往独断而隐秘。它们虽然挂牌交易,却难说在卖股票外还有什么公众属性:特殊股权让几个人,甚至一个人获得不受制约的权力;公开披露的高管名单也不再反映这个公司真正的治理结构。公众、投资者甚至这些公司的员工都被有意无意间产生的杂讯所包裹。《晚点LatePost》希望在迷雾和宣传间撕开些许口子,从梳理这些公司的组织架构和权力动态开始,理解一个个市值数百数千亿美元、渗入上亿人生活的公司究竟在内部如何运作和管理,这些梳理本身就具有留存价值和分析价值。本文属于晚点「大公司最有权力的人」系列栏目的一部分,将定期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