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10 13:43:00
凌晨两点,下哨途中,两名军士侃起了大山。
“哎,啥时候能给我们士官发个姓名牌啊,不然像我这种脸盲总记不住集训战友的名字,很尴尬。”
“哈哈,他们的衣服内侧和裤腰内侧不是有写名字的标签吗?你扒出来呗!”
“我靠,你这是活脱脱的耍流氓啊!不知道的人还误会我是弯的。。”
“你怕啥误会,昨晚你还跑马来着!”
“。。。。。。”
是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们日常军营生活中,总会出现那种面熟却叫不上名字的尴尬场景!军士之间通常按军衔高低通俗称作"班长","兄弟"等等。要是在关键时候想找个人,经常描述为:“那个长的瘦瘦高高的上士,又或者是长的比较老的中士。”这样的称呼既不正规,又显得庸俗,可又能怎么办呢?
我想,军士们都想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姓名牌,即使面对“穷凶极恶”的警备纠察时会直接暴露姓名,也会面带微笑,感觉是莫大的荣耀。
在以前的革命战争时期,我军斗争环境艰苦,财力物力有限,军人没有姓名牌。这个问题无暇顾及,因此留下了不少遗憾:战争中,一些烈士牺牲后,只有尸体却没有姓名。。。
之后的和平时期,我军是在官兵的军服、帽子的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单位和血型等项目。这种身份识别法虽然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亟需改进。军人在抢险救灾、敌对作战等过程中偶有伤亡事故发生,但由于这些标识长时间后会磨损破灭,有时候仍然难以区分遗体,需要做DNA鉴定来确认身份。
后来,一直到07式服装面世,军官常服服装终于使用上了姓名牌,既便于军人间姓名的辨识,又便于职务、级别与称呼的确认。但是当时是因为每个人的名字是不同,批量生产姓名牌会耗费人力和财力,所以仅限数量较少的军官佩戴,士官与士兵的姓名牌一直没有下文。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中,新式迷彩服首次出现于公众视野,让官兵感到兴奋的是,不仅是新款迷彩服的种类繁多、款式新颖,还有意外的是着迷彩服参阅的军士们胸口也首次出现了了姓名牌,军士的姓名牌!
前几天,2021式军装正式公开亮相。各类星空迷彩作训服一改往日的面貌,正式“天下一统”的将姓名牌纳入了全体官兵,于是,军士们的姓名牌,终于即将普及全军。(提前换装单位的战友已经佩戴上了)
“持军之急务,莫大于赏罚。”中央军委在《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适应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构建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无论是在基层训练还是机关生活,一个小小的姓名牌,或许就是士官们“摸得着”的荣誉。
结合各兵种特色,参照军官资历架与姓名牌样式,将资历章、姓名牌等荣誉标识配发到士官,从而使我军的荣誉设置制度更加符合时代要求、更加适应使命需求,或许会激起军士们更新一波崇尚荣誉与练兵备战的热潮。
我想,每一名军士,在着装要求上那小小的三个愿望:一套礼服、常服资历章、个人姓名牌。而这些小小愿望或许从姓名牌开始,终究将逐个圆满!
如果你也有军士的故事
欢迎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