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一面是新复古 一面是老革新

2022-01-31 21:34:02

南京皮肤病研究所地址 http://www.manmanshop.net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9月1日报道

成都车展,谁是视觉C位?

WEY复古潮驾一定榜上有名。

汽车行业已经卷到反向玩复古了吗?

虽说新车仿古很另辟蹊径,但在智能化、电气化转型的大环境下,本次车展的新能源含量还是相当高的。除时下大热的造车新势力外,新增的15家参展车企中12家都是新能源汽车品牌,传统车企的展位也有不少新能源车型首发亮相。

12张新面孔中,智己、R汽车、极氪、岚图都是传统车企近一年新成立的高端电动车品牌。新造车势力大浪淘沙,自主车企及时跟进,传统合资品牌还在努力追赶。

(鼎盛时期的新势力大家族,大部分都已沉沙折戟)

有趣的是,成都车展上演“老实力”与“新势力”的隔台相望,同场竞技,起码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信息:新能源汽车的新一轮竞争,正在拉开帷幕。

不过,先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5年前……

彼时新势力车企正深陷质疑,从ppt造车、骗补贴,到各种“外行”言论,看似为业内和吃瓜群众贡献了不少梗,实则在暗自蓄力。

虽然新势力品牌名声鹊起可能也就是近两年的事,但它们成立的时间其实要早得多。当下能跻身新势力军团前十的品牌,基本在2014年至2015年之间就已经成立,并于2017至2018年开启托付。

成立早可能说明不了什么,但精髓就在于——它们的诞生发展期恰好与国内汽车行业变革和新能源转型的黄金期相吻合。

这段时期,准确的说是从2009年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正是国家和政策的“好大儿”,不仅商用市场缺口大,而且扶持政策和财政补贴都十分照顾。

而如果早于这段时期入行,只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此时新能源汽车才刚出实验室不久,运用也仅限于公共区域示范作用。而再往后,从2016年开始政策法规就日益严格,补贴政策也被重新优化,别说跨越梯队了,光生存就已经耗尽力气。

说当年的新势力“如雨后春笋”并不是什么夸人的话,在大浪淘沙之后活下来的品牌却顶着压力和质疑交出了相当亮眼的中期答卷。不仅销量节节高,在市值上也是空降前排,甚至将传统车企甩在身后。

新势力过去的成功,也许能成为传统车企加速的秘诀。

快速起飞的秘诀之一:玩转资本市场

数据显示,近十年新能源汽车相关品牌投融资事件共897起,披露投融资金额高达3841.1亿元。甚至在传统汽车市场遇冷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还能继续融资突破千亿,同比上涨159.4%,逆流而上,确实是个狼人。

多方投资热潮之下,像蔚来汽车一样带资入场已经不算稀奇,融资上市也仿佛基本操作一般顺理成章。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领军车企先后赴美上市,不仅交付数据客观,投资回报率也十分客观。

但新势力们的朋友圈显然并不局限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蔚来安家安徽合肥,小鹏汽车与广东、武汉政府都有合作,上海则投资了威马......政府的热情在为新势力们提供背书的同时,也期待着新势力品牌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的发展。

恰好卡准了政策最支持、补贴最丰厚、环境最宽松的黄金期入场,又避开了生存最困难的竞争期——彼时“蔚小理”们已经站稳脚跟,开始交付新车了,新势力头部们踏着政策扶持的浪潮,又扯起高额融资的风帆,发展势头迅猛。

可以说是在政府、投资方和新能源汽车人三方的共同作用下,新势力车企走上了高峰,也为汽车领域带来了久违的鲜活生命力。

快速起飞的秘诀之二:必须得会讲故事

面对比自己体量庞大、经验丰富、产业链完善的传统车企,年轻的新势力车企还做对了一件事:扬长避短,找准跑道。

既然造车实力有限,那就重点研发擅长的领域——智能性能。得益于互联网背景和更早期的布局,造车新势力研发起智能化生态来得心应手,再加上产业链较短,研发时间和效率也比传统车企更宽裕和高效。

果不其然,自动驾驶、人机交互的优势成为了新势力在后期最吸睛的招牌,即使产品品质、安全性的质疑声不断,凭借前所未有的智能体验,新势力车企还是对传统车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新势力车企还敏锐感知到人车关系的改变,在传统汽车还在售卖千篇一律的汽车时,它们就开始营造定制化的产品了。外观好看还独特,悦己时代的年轻人真的吃这一套。

价格定位上,它们牢牢抓住了消费升级的趋势。早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于想要尝鲜的人并不十分友好,以特斯拉为代表的进口品牌价格高企,国产比亚迪虽然主打性价比,但处于市场低位。造车新势力们正是瞄准了中间价位的细分市场,填补了这一片空白,在价格定位上再次精准出击。

快速起飞的秘诀之三:什么是真正的数字营销

不仅产品本身能够为用户带来未来感体验,造车新势力的营销模式也让人耳目一新,且是打翻身战的必要条件。

颠覆传统汽车的销售模式(商场直营店、统一定价、APP下单等)让汽车消费更接地气。周末在商场逛着街,可能你就不小心种草了一辆新势力能源车。现场体验不担心应对销售话术,下单也不用费嘴费腿地比价,新势力电动车突破了传统汽车的“大件”固有印象,摇身一变成为数码产品类的新消费品。

有温度和人性化的品牌态度则带来了另一种对比。在新势力的直营店里,体验是一回事,购买是另一回事。脱离了两者的捆绑关系,顾客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服务”,也让传统车企显得尤为冷漠和高高在上。

从线上表现来看,互联网出身的新势力们也显然更懂流量的重要性。品牌自身的曝光度在创始人光环、跨界营销的加成下进一步加大。说实话,最近看到蔚来和mannercoffee的联名时,虽然摆出了这个表情——

但是任谁看到这一杯落日,都难免会被触动。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产品亮相更加场景化。人们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传统广告,而是不知不觉中自我代入场景中。这同样也契合人车关系的变迁——车不再是一个工具,而是另一个表达自我的空间。

新势力的线上下社区也被高效引入和利用起来,形成品牌-用户、用户-用户关系的延伸。这种特殊的链接和集体感并非在传统车企中不存在,只是比较游离,偶尔还比较负面,比如人们对某个品牌车主的固有印象。

新势力车企利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理念和手段将社区影响力扩大,打造出类似汽车界的“饭圈”,为品牌创造了独属的圈层,

传统车企可以如法炮制吗?能,但效果可能没那么好,根源就在于受众本身的互联网属性:你很难给一个买车只为了解决代步的人讲什么社群运营。

回到现在一艘觉醒的巨轮正在迎头赶上

潮水褪去,真正的较量也就开始了。

面对缩水的补贴和政策优势的丢失,新势力车企的生存空间正不断缩小。而它们的对手资本雄厚,市场渗透率高。虽然发力稍晚,但口碑实力都属上乘。

在人·车·生活这个大场景下,各方殊途同归,都在规划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未来版图。

大众的ID系列主打「我」的概念,携手音乐、联名皮卡丘展示年轻潮态度;奥迪etron系列以驾控科技的进步回应繁忙的当代人,为其描绘自由而美好的未来出行模样;宝马i系列则演绎现代极简主义,着眼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车、自然都能回归本真,融洽共生。

传统车企从来不缺技术储备,虽迟但到的新能源系列在硬件质量、电池技术、智能生态上毫不逊色,同时讲故事的能力和营销方式也在不断提升。

新势力车企应当意识到这是一场长期的战争,自身的快速发展在传统车企的厚积薄发面前可能并不能带来太大优势。与缓过神的老实力派们正面对抗,也意味着在产品和营销上需要付出更多心血。

毕竟在大众眼中,偶尔能拿第一名的学生总归有运气加成,而长期霸榜的学霸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领秀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