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消防员去世,送别画面戳痛所有人:他原本3个月后就要结婚了

2021-11-15 17:58:02

电影项目 https://www.touzitop.com/

11月12日,安徽蒙城商贸城,一名黑衣女子站在高楼楼顶。

她情绪极其不稳定,不停在楼顶跑动。

看起来想要跳楼。

消防员一再劝说,她全程没回话。

僵持近一个小时后,她突然狂跑,越过楼顶边沿,一跃而下。

消防员二话不说,迅速扑上前,抓住她腿部。

不料,两人双双坠落。

整个坠落过程,消防员一直紧紧拉住女子的手,未曾松开。

直到坠落地面。

目击者说,消防员坠楼时面部着地,伤势很重。

当天,警方通报:

跳楼女子经抢救无效死亡,消防员正在全力抢救中。

所有人纷纷为消防员祈祷。

可噩耗还是来了。

消防员经抢救无效已牺牲。

消息传出,全网泪崩。

他叫陈建军,年仅24岁。

2014年9月入伍,参加过各类救援1300余次,疏散营救群众上百人。

他救过上百人,这一次,他用自己的生命,完成最后一次救援。

原本他打算,再过3个月就退出消防救援队伍,回家结婚。

可他再也等不到这一天。

他女朋友站在殡仪馆门口,恸哭不已,不肯离去。

母亲听到噩耗,悲痛万分,卧床不起。

全家人还瞒着80多岁的奶奶。

不敢想象,如果老人家知道这个消息,该有多伤心。

今天上午,安徽亳州举行陈建军遗体告别仪式。

马路两边挤满前来送行的市民。

殡仪馆门口摆满鲜花。

花束上的寄语,让人泪目。

“很抱歉,以这种方式认识您,

您是一位既无辜又负责的消防战士。

愿天堂没有意外,英雄一路走好。”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在如此沉重的悲剧面前,一切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陈建军的离去,让我想起另一个人——

消防员杨科璋。

他的故事,同样惨烈,同样刻骨铭心。

2015年5月29日晚11:30,杨科璋接到警报。

玉林市社区一幢9层民宅起火,有人被困。

当消防员赶到现场时,发现第2、3、4层火势迅猛。

糟糕的是,民宅内木梯已被烧毁。

怎么办?

容不得半点犹豫,多一秒就多一份危险。

杨科璋立刻带领队员,沿消防梯爬到楼顶。

因还不确定被困人员在哪楼,只能逐层搜救。

然而,施救并不顺利。

楼梯间不仅狭窄,还弥漫着浓烟。就算有强光灯,也看不见任何东西。

一不小心就会撞到墙壁,磕到台阶。

他们在黑暗中一步步摸索。

火势越烧越猛。

烟雾越来越浓。

到了六楼楼梯口时,热浪迎面扑来,他们仿佛进了蒸笼,浑身乏力。

一位消防员虚弱地说,指导员,我走不动了。

就在这时,杨科璋隐约听到有拍门声。

在5楼!

他即刻下令:快,赶紧去5楼救人!

打开5楼的房门后,发现有母子3人。

母亲瘫坐在地,痛苦呻吟。

10岁左右的男孩,因吸入浓烟剧烈呕吐。

还有一个女童不停咳嗽,已经休克。

消防员立刻用空气呼吸器给母子3人供氧。

可女童还小,不会使用。

杨科璋犯难了。

如果原地等待救援,女童随时有生命危险。

如果集体转移,装备不够。

火势还在步步紧逼。危急时刻,杨科璋坚定地说了一句:

“大家不要慌,绝不能放弃!我先把小女孩救出去!”

说完,他吩咐战友保护好被困母子。

他用防火服紧紧裹住女童,抱在怀里,冲出卫生间。

出去前,他对母亲说了一句话。

“大姐,我一定救你女儿出去,你放心。”

这也是他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句话。

没一会,战友们和被困母子平安脱困。

但迟迟未见杨科璋和女童出来。

战友返回寻找。

终于,在一楼电梯井口处,发现女童。

当时那里一片漆黑。

消防员伸手去抱女童。

但女童好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他顺着女童四处搜寻。

坏了,是杨科璋的手!

消防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

“我用了很大力气,才把他的手打开。”

他仰面躺着,把女童紧紧环抱在胸前。

原来,冲出卫生间时,因烟雾太大,他在5楼踩空了。

他战友说:

“高空坠落紧急避险,是我们的常训科目。

他坠落时只要本能地张开双臂,抓摸到楼板或钢筋,就能减缓下坠冲击和调整落地姿势,极有可能生还。”

可杨科璋没有,在生命最后一刻,他用身体给女童当“保护垫”。

在血与火、生与死面前,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

女童得以回到人间。

他却牺牲了。

年仅27岁。

他走后第2天早上,战友们开会。

有个领导问,科璋的遗体,是不是已经送到殡仪馆了?

听到这句话,战友再也忍不住,向外面跑去。

他躲到一个角落,刚好能看到杨科璋的宿舍。

“宿舍还在,但我的战友回不来了。”

后来,战友去见了杨科璋母亲。

她招手让他到身边来,满脸泪花对他说:

“孩子,你长得很像科璋。”

直至今天,他母亲每当路过他的单位,还会驻足凝望。

活着的人,比牺牲的人还难受。

一如杨科璋的家人。

一如陈建军的家人。

消防员的每一次赴汤蹈火,都是用生命保护生命。

据数据显示:

1949年至2020年4月,我国已有636名消防员牺牲。

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一条生命,一个家庭。

这636人中,有一对是父子。

1974年12月20日,哈尔滨市一工厂发生火灾。

在救援过程中,粉尘爆炸。

消防员马玉清遇难。

那年,他28岁,儿子马忠学才5岁。

马忠学长大后,也加入消防队伍。

1993年3月29日,哈尔滨一车间突发大火。

马忠学参与救援。

这一去,他再也没回来。

年仅23岁。

时隔19年,父子都不幸牺牲,令人惋惜。

我们总是把这个群体称为“英雄”,却忘了,他们只是普通人,是父亲、丈夫、或是儿子。

他们也想陪在家人身边,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有个消防员说,怕父母老去的速度太快,自己来不及尽孝。

可在灾情面前,他们别无选择。

他们在灾难之中,一次次逆向前行。

将生命托付给黑暗,用身躯挡住烈火。

将希望交给他人,让自己置身于地狱。

这就是消防员。

有人好奇,消防员这么危险,为什么还有人愿意当?

一位消防员答道:

“我们不是超人,但是我们当初举起拳头立过誓,随时为人民牺牲一切,所以我们一直在拼命。”

也因此,他们一次次在拼命。

火灾发生,穿梭于火场。

抗洪时,飞绳横渡。

工地坍塌,冒着生命危险救人。

被困时,徒手救人。

他们爬高楼。

下深井。

深山寻人。

抗震救灾。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在和平年代,消防员是“高危职业”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的安全,他们每天都要超负荷训练。

有位消防员说:

“平常登楼训练,全身装备加起来大概70斤左右,训练的标准要求是1分40秒,要一口气登上20层楼,全身负重70斤,手上装备拿不下的时候,嘴上还会咬水带、咬装备上去。”

这种训练强度,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之前,有个热搜,消防员为什么用叉子吃饭?

原因是,训练强度太大,消防员拿筷子时手一直在抖,没法夹菜。

除了手,他们的其他部位也“伤痕累累”。

福州消防支队消防员沈伍呷,曾被拍到一张照片。

他的后背“一身疮痍”。

看过这张照片的人都哭了。

他却说:

“这对我们消防员来说是家常便饭。”

他们的手是这样的。

脚是这样的。

然而,这还不是最残酷的。

最残酷的,莫过于“实战”。

黑河一名消防员,救援结束后,衣服淋过雨早已结冰。

他试图蹲下捡帽子,好几次都没成功。

还有一位消防员,灭完火后,手抖得夹不起泡面。

而战友,还没吃完就已经睡着。

一年365天,他们随时待命。

他们记不清多少次梦醒时分出警;

记不清冲进多少次火场;

记不清多少次体力透支,几近昏厥。

他们只记得,每当有灾情,就要第一时间为民众辟生路,而自己甘愿无路可退。

2015年8月12日,天津爆炸。

那场灾难中,165人遇难,99人是消防员。

其中一个消防员,出发救援前跟好兄弟说:

“我回不来,我爸就是你爸,记得给我妈上坟。”

后来,他没有回来。

时间往前2天,刚好是他23岁生日。

一条条年轻的生命,陨落在烈火中,他们为了谁?

为了我们。

为了14亿中国人的人身安全。

那句话说得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敬以此文,致敬所有消防员,致敬牺牲的所有年轻英雄。他们的离去,我们不会忘记。

也希望,他们的每一次逆行,都能平安归来!

作者:凌一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领秀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