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32国将取消对华关税优惠,美学者称中国人“过度自信”

2021-11-07 11:14:02

寻欢

随着美国对华战略的调整,美国开始联合盟友全方位打压中国。但由于中国与全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之间有着密切贸易合作,因此美国盟友与美国在涉华议题上貌合神离,在中美之间往往举棋不定。也正因如此,全球格局开始变得越发错综复杂,而在11月4日,全球还发生了3件事值得关注。

第一件事,英、加以及欧盟32国将在12月前取消对中国的“普惠制”待遇。如果取消这一关税优惠,对部分利润微薄的出口企业来说,或许会造成一定压力,但总体上我国出口业务不会因此受到过多影响。

首先,我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具有非常强力的竞争力,这样的竞争力并不过于依赖关税减免。其次,虽然这32个国家取消了对我们的“普惠制”待遇,但中国与部分国家早前就签订有相关的贸易协议。再者这32个国家大多数都面临通膨问题,中国出口的商品物美价廉,这个时候选择通过关税来限制进口中国商品,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西方会不会借此改变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定位,以此在经贸上改变此前的优惠政策。虽然中国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所以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第二件事,美媒称中国人“过度自信”。美国卡特中心最近发布了一份民调数据,调查主要对象为中国网民。据统计结果显示,有62%的受访者对美国持负面印象,78%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国际形象“非常好”或“好”。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有美国学者点评称中国网民“过度自信”,在“中国国际形象”这一问题上,中国受访者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受访者观点差异很大。

西方受访者认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并不好,所以中国受访者就不能认为中国国际形象好,如果认定了,那么就是“过度自信”。这就是美国学者的强权逻辑,总认为西方代表的就是国际社会,这在他们的思维中已经形成惯性。

美国学者应该清楚,西方社会对中国存在严重偏见,主要是因为西方媒体以及政府在作祟。为了抹黑中国形象,他们在人权等问题上扭曲事实,甚至编造谎言,在这些无良媒体以及政客的宣扬之下,西方部分群众才对中国形象存在偏见。

相反,中国受访者认为祖国国际形象好,除了对祖国的主观情感之外,还基于大量客观事实。例如以中国自身对外政策来讲,中国不对外挑起战争,凡事追求互利共赢,不搞强权政治,是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

从国际社会的反应来看,在今年的人权理事会上,有90多个国家支持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而反对中国立场的国家中,基本上都是美国的盟友,其中乌克兰第二天还“反水”了,很显然这些反对国家中,有不少是出于与美国的合作利益,并非真正反对中国立场,只是配合美国演戏罢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所以于情于理,中国受访者认为祖国的国际形象好并非所谓的“过度自信”。

美国学者的观点像极了现在的美国,见不得中国好,认为美国的观点代表了西方观点,西方的观点则代表了国际社会的观点。

第三件事,阿塞拜疆有意购买最新款枭龙战机。据环球网引述巴基斯坦媒体报道称,日前阿塞拜疆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已经明确向巴方表达了,想要购买最新款“枭龙”block3战机的意愿。

此前在纳卡冲突中,阿塞拜疆就曾依靠从土耳其及以色列进口的无人机取得不错战绩,但目前阿塞拜疆的空军主力还是苏联时期的老式米格战机,想要实现空军现代化,就只能通过对外军购来实现,而枭龙战机物美价廉,极其适合阿塞拜疆当前所面临的空防压力,所以阿塞拜疆表达采购意愿理所当然。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领秀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