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遭“腰斩”机构称拐点渐近

2021-06-09 11:13:02

和诺

  6月7日晚间,新希望、金新农、唐人神、温氏股份等生猪养殖企业公布5月生猪销售情况简报。数据显示,多家企业销售均出现“量增价减”情况。今年以来,猪价一路下行,截至目前,生猪出栏均价已跌至16元/公斤左右,较年初接近37元/公斤的高位下跌近57%。

  有机构认为,本轮猪价下跌与生猪供应恢复相关,从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温氏股份等养殖大户发布的数据也可以看出,生猪销售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增幅。

  ■ 本报记者刘敏

  销售“量增价减”

  从5月销售情况来看,各上市生猪养殖企业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有所提升,但销售均价均出现下滑。

  以新希望为例,2021年5月,公司销售生猪 69.33 万头,环比变动-17.26%,同比变动40.60%;收入为13.96亿元,环比变动-26.56%,同比变动-12.75%;商品猪销售均价18.46元/公斤,环比变动-14.38%,同比变动-35.30%。

  “猪茅”牧原股份日前也公布了5月销售简报:公司销售生猪309.7万头,同比增长114.03%,销售收入67.80亿元。其中向全资子公司牧原肉食品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销售生猪19.6万头。2021年5月份,公司商品猪销售均价17.65元/公斤,比2021年4月份下降16.39%。

  对于“量增价减”情况,多家企业均表示,生猪销售量、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度上升是因为产能增加;销售收入同比下降,主要是受国内生猪市场行情变化影响,销售均价同比下降所致。

  期货方面,生猪期货主力2109合约连续6周下跌,一度触及19830元/吨关口,创上市以来新低。6月7日,大商所发布公告称,生猪指定交割仓库增至15家。此次调整后,生猪期货标准仓单最大量可达2.7万吨,较调整前增加20.43%。

  市场人士认为,增加生猪交割仓库,将更多养殖企业纳入生猪期货交割仓库体系,更大的可供交割量也有利于保障生猪期货交易、交割的平稳运行。

  股价大幅下跌

  随着猪价持续下滑,生猪养殖利润大幅缩水,上市生猪养殖企业业绩一季报出现分化。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除牧原股份和唐人神在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外,其余多家企业仅实现营收同比正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形成“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新希望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实现营收292.38亿元,同比增长42.15%,归母净利润为1.37亿元,同比下滑91.59%。同样出现“增收不增利”的还有正邦科技、天邦股份、金新农、温氏股份。

  二级市场上,今年以来截止6月8日收盘,新希望股价跌幅超过30%,天邦股份、金新农、正邦科技、温氏股份跌幅均超过20%,唐人神跌幅为13.45%。牧原股份股价尽管较年初上涨了20.10%,但春节以来其股价已下跌超26%。

  二季度末或反弹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生猪供应最紧张时期已过去,猪价正处在趋势性下行通道中,猪周期后期,控制成本是生猪养殖企业的首要大事。

  生猪销售方面,牧原股份表示,虽然近年非洲猪瘟对行业产能带来了较大影响,但目前全国生猪产能已逐步恢复,预计2021年四季度可以时点或阶段性实现14元/公斤的成本目标。牧原股份认为,生猪产能恢复带来生猪价格回落,虽然未来价格可能有季节性反弹,但生猪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预计生猪行业在2022年或2023年将到达底部。公司需要完善人才管理和资金储备,做好迎接行业冬天的准备。

  这里提到的“行业冬天”,指的是猪周期的后期。猪周期指由供给需求不平衡导致的猪肉价格周期性变化,而一个典型的猪周期包括猪肉供给下降、猪肉价格上升、猪肉供给增加、猪肉价格下降四个阶段,时间跨度约为4年。目前猪价正处于开始于2018年5月的第四轮周期中。

  不过,有券商研报指出,猪价拐点渐近,可关注下半年猪价景气机会。天风证券表示,冬季生猪疫情复发带来的供给缺口,或将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体现,届时猪价有望反弹,猪价拐点渐近,重点关注上市公司出栏量及成本改善的兑现度。

(文章来源:金融投资报)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领秀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