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秀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商旅生涯、国际资讯、投资理财、热点新闻、教育科研、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6-07 18:43:36
一年前K12教育还是风口上那只猪,引众多资本和企业进入“淘金”。
所谓K12,是指学期教育到高中教育。回顾整个2020一年的融资高达680多亿元,看到资本如此慷(hao)慨(pian),很多人也踏入其中,去年新注册的相关企业就有8.25万家。
而据相关数据预测,2020年的在线教育及其关联产业市场规模将超4800亿以上,这个千亿级的市场前景自然让资本乐意砸钱搞投资,融资、烧钱、并购一时间成为了在线教育的热门词。
这样的疯狂景象,不仅让在线教育赛道火热,互联网巨头们也是闻风而来,纷纷在2020年布局全新的教育业务,希望高速增长的在线教育能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线。
在线教育机构遭遇雪崩
不过2021年5月开始,被资本热捧的香饽饽突然不香了!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13家校外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
加上前期对作业帮、猿辅导的查处情况,市场监管总局此次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罚款合计3650万元。
此次这15家校外培训机构被处罚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词:“虚构、夸大、诱导”。包括虚构教师资质、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编造用户评价、虚构原有价格等。
比如,蓝天宣传其121人的教研团队“超过85%的老师来自985、211大学”,事实上来自985、211大学的仅有18人,占比不到15%。邦德在其公众号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事实上该补习套餐是专门为2020年“双12”推出的全新体验活动,其所谓的“原价”此前从未销售过。
这里说个题外话,各位商家老板注意了,像上面这些编造用户评价、虚构原有价格等行为,如果客户举报你可能也会被罚哦~
当然处罚还远不止这些,让众多在线校外培训机构感觉当头一棒的还是从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正式施行了。
新法第三十三条提到,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对学龄前未成年人进行小学课程教育。也就是说,在“小学课程教育”还未清晰之前,许多在线教育机构的学龄前课程都将存在违法风险。
在线教育裁员毁约拼命渡劫
于是,“活下去”成为当下很多在线教育企业的当务之急。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正在拼命缩减支出,减少广告投放、大规模裁员,甚至不惜撕毁与应届生签订的三方协议。
5月27日,高途教育(原名跟谁学)就提出了裁员计划,重点是行政、人力等职能部门,裁员比例在20%左右。
高途旗下3-8岁启蒙课业务“小早启蒙”也成为了弃子,近1000名员工被迫转岗或离职。同时信息流业务、直播业务全部关停。
6月1日起,作业帮员工在脉脉上爆料称,作业帮开始约谈员工进行裁员,包括运营、用户增长、投放等。
近日微博上也有大量网友爆料,在收到了猿辅导相应offer的情况下,被大规模通知毁约,要么推迟入职,要么转岗。
除此之外,已往像电梯屏幕、公交站台、电视媒体、手机APP等无处不在的在线教育广告都不见其身影了。要知道巅峰时期某三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去年2月至11月光营销费用就砸了超过100个亿,相当于是“烧”掉了4个蛋壳公寓的市值。
这足以见得他们是真的知道厉害了,监管处罚虽迟但到!
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行业
为什么要在此时把“屠刀”砍向这些校外培训机构呢?有人说这是为5月31日发布的“三胎政策”扫平障碍,解决“教育内卷”的问题,让大家放心大胆的生孩子!
这当然只是其中一点,最重要的还是教育得掌握在国家的手里。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而这些机构在资本的裹挟下早已偏离的教育的本质,做教育被活生生玩成了搞金融,教育质量堪忧。如果继续放任那国家还有未来吗?
为此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强调了,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
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
那这个行业还有发展前景,还能进入吗?这个市场潜力还是巨大的,只要你专心做教育,不搞资本化运作,规范经营就没问题。就像巴菲特说的“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关注我们,了解不一样的商业故事~